导读:在我国创业孵化器数量居世界首位,全国倡导“双创”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但成功率却低的惊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孵化器存在哪些致命弊端?又该如何改变大学生创业举步维艰的尴尬?
孵化器世界第一,难以掩盖大学生创业率低的窘境
近日,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30周年发展座谈会暨双创峰会在武汉举行,一个消息从会上传出,到目前为止,我国创业孵化载体达7533家,累计孵化企业20余万家,数量和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而在国家高度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也早已成为每所大学的重要工作。随着人社部、教育部的联合发文,近年来中国各大高校的创业扶持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电子科技大学成立1亿元基金孵化学生创业项目、华中科技大学70%的学生参与过创新创业训练、西南交通大学为学生搭建了300多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截止到2016年,全国已有82%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68%的高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场地,613万人次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然而,“世界首位”的光芒和高校创业孵化器的大力建设,却难掩一个事实。根据《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尽管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例,连续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创业热情逐年提高,但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3年后超过半数的人退出创业。即便在创业环境较好的浙江,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那么,大学生创业成绩如此不尽如人意,这难道不值得院校思考吗?原因又是什么?
缺乏数据支持和科学引导,“盲目”孵化成高校缺陷
有这样一个案例:西南地区某大学响应国家政策,在校内开展了创业讲座、创业活动,以及各类竞赛, 并积极为学生寻求创业合作机会。但在各项活动开展之后,问题便出现了。邀请的讲师尽管是创业成功者或企业高管,但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讲授不专业,由于个人事务难以持续上课,让学生听的一知半解;开展的创业活动、竞赛缺乏前期调研,中期监控和后期效果评估,很难全面、科学的获得质量报告;而学校无论通过各种途径开发或拉来的项目,不是学生不敢兴趣,就是项目难以寻觅相匹配的学生和团队,有想法的学生更是找不到融资、团队和平台来实现创业。在这种“盲目”的状态下,尽管开展工作2年有余,高校真正成功孵化的大学生企业很少,能够在2年内存活下来的更是微乎其微。
然而这并非个例。艾瑞咨询发布的一篇有关高校双创工作困境的文章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一方面学生在市场前景不明、创业资金不足、创业能力不强、危机处理不当的情况下,仅凭兴趣和一腔热情贸然创业,获得成功的几率极低;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创业孵化器的角色,定位不清晰,孵化过程不明确,缺少科学的管理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暴露严重。而正是由于这些环节的不利,导致前者的创业往往胎死腹中,或在被孵化后“先天不足”。
互联网+时代,“智能化”将使高校孵化器全面升级
从案例和第三方调研都指出,缺乏系统的教学课程,完善的项目数据调研与反馈,以及多元的项目信息交互平台,是高校孵化器难以孵出“金蛋”的主因。不过,同样面对这样的“顽疾”,华东理工大学与企业联合,共同打造“智能创业孵化器”的办法很有想法。
作为国家重点高校,曾与阿里巴巴共建双创中心的华东理工大学,希望通过网络技术,让高校孵化器脱胎换骨,并与国内优秀的教育技术企业——弘成教育展开合作。首先,高校引进弘成教育打造的线上课程体系,利用线上名师视频+互动实践的方式,随时随地传导创业理念和思维模式,帮助学生绘制个性化创业蓝图;其次,针对高校创业活动“杂而无章”的现状,院校通过大数据技术,获得全方位数据检测和分析报告,明确得知哪些创业活动及项目更受学生和企业青睐,有效减少院校盲目搞活动、拉项目的举措,并为孵化器的长期发展提供战略方向;第三,校企共建“创新创业信息综合平台”,让项目融资、团队需求在大数据的匹配下轻松对接,大幅提高创业成功率。目前,双方的合作正在平稳进行,着力打造“沪上高校双创信息化优秀品牌”。
李克强总理曾强调,中国是人口大国和信息应用大国,拥有海量数据资源,要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催生新业态、新模式,让开放的大数据成为促进创业创新的新动力。对于希望打造优质创业孵化器的高校来说,信息化手段无疑让他们在“双创”建设中找到新的突破,同时也让产教融合找到了新的实现方式。若这种模式能够得到推广,那么在技术的驱动下,学生们便可在学习创业的过程中获取数据,合理分析,实践经营,感受成败,未出校园便“身经百战”。这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具备的条件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