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的CEO中,她是唯一的一位女性。在办公楼中和她相遇,如果不加以介绍,没人会相信面前的这位温文尔雅的女性竟然是一位手握三个硕士学位,一家美国上市公司的CEO。
“你想了解什么,请尽管提问题,我尽所能的回答你”,在办公室内,坐在本刊记者对面的黄波关掉了自己的手机,将自己十多年来的职业生涯感悟和思考,用和风细雨般的方式娓娓道来……
勇于挑战 在适当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新前程》:你的职业生涯非常有意思,出国上学,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制药厂做工程师,然后到哥伦比亚大学读MBA,然后转行进入投行和管理咨询公司,在华尔街有了高薪且稳定的工作后,选择了回国,却赶上了互联网高潮,在这一系列变化中,个人做出的每个选择,实现的十分顺利,我们想知道,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你究竟是如何做出判断并实现的?
黄波:这种职业的转变可能和我本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喜欢挑战,凡是未知的或者说有一定风险的,我都愿意去尝试,而且不达目的不罢休。当然每一次选择,并不是说一冲动就去做了,面对机会,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其实里面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因素。
首先,“态度决定一切”。要做自己感兴趣、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就会投入相当大的热情,会有积极面对挑战的态度;再有,一种“本能”的判断,这里说的“本能”其实是多年的学习以及工作经验所积累的第一反应,这种反应能够帮助我在机会到的时候,紧紧地抓住它;还有就是合适的时机,做对事情“At the right time,do things right”, 比如我99年回国的时候,当时只请了三个月的假,想回来看一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情况,我发现国内发展机会非常好,当时就说服自己这是个不可错过的机会,索性就把回去的机票给退掉了,在后来的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这也说明了一定要在恰当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新前程》:你刚才说过“自己喜欢挑战,是一个很爱冒险的人。凡是有兴趣,需要冒险的,我都愿意尝试。从你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发展之路来看,也确实如此,但在不断地挑战中,肯定会有不可预知的风险和问题,你又是如何去应对的?
黄波: 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没有风险,关键在于这个风险是不是你可以控制的。
在面对不可预知的风险和问题时,人们总希望找出最佳的选择之后再行动,这是一个思维定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会首先分析到达目标的不同路径,在不同的路上,预判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样的问题,在这时候,前期的调研是非常重要的。之后,我会做出对我最好的选择。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状况的变化,及时、不断地去调整、修正方向,保持一种不浮躁的心态,将风险看成是事情本身的一部分,这样,风险对自己决策时,就不再是阻碍,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没有过不了的坎。
公司在初始阶段不太成熟时,没有一个月不出现问题的,我都以这样的心态对待,静下心来先把问题列出来,然后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解决,并不可避免地会缴一些“学费”,但这都是我们可控的范围内。同样,每个职场人的成长都不可避免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用心沉淀 多付出必然有收获
《新前程》:作为一名上市公司的高管,你是如何在职业领域的深度和宽度上进行发展?你从哪里学习所需的知识或者说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
黄波:关于职业深度,我一直推荐身边的人看一本《Outlier》的书,这本书提到: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如果成为某个行业或者专业的专家,再聪明的人,包括Bill Gates、Steve Jobs等等,在取得成绩前在该领域的花费的时间至少要在10000小时以上。
10000小时平均算下来,意味着在一个行业最短也需要工作5-6年。回顾我自己的职业历程,从95年开始接触互联网以来,我所从事过的工作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通过互联网来更有效改变传统企业现有的业务”,算到走上正轨,还真是在10000小时以上,正因为这种长时间的积淀,所以我的职业发展看起来就比较顺利一些。
而关于职业上的宽度,我觉得也不复杂,能够把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做到最好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对待一件事,用十个小时干出来的活肯定要比用三个小时的好很多。在没有实现最好之前,盲目寻求宽度只会有害无利。
说到学习,我其实是最有体会,正好我目前在做教育,弘成就是借助互联网打造一个从幼儿到成人都可以获得知识的终身学习平台,因为学习不是仅仅在上学的时候要做的,它是一个人一生连续不断的过程。所以,对于我来说,首先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热情,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不断地去学习。至于学习的方法,以我个人而言主要有两种方式: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与懂行的人去沟通学习,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而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读书或从网络上获得学习内容,只要有闲暇时间,我总是喜欢读一些历史类书籍和人物传记,尤其是那些人生中有特殊经历的传记,要知道这些也是人生宝贵经验的积累。
务实做事 依靠结果来说话
《新前程》:“高处不胜寒”,这句话一直是高阶职业经理人的经典心声,而作为一名女性高阶经理人,似乎要承受比男性更大的压力,你对此怎么看?另外我们还想知道,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对自己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黄波:十年的CEO经历,我自己却并没有所谓“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当一位经理人的能力依然能够为企业和团队创造价值时,我想他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不过经理人做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患得患失的心态肯定是多少会有一些的,对待这种心态,有一句话似乎非常合适——工作并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认识到了这一点,一切困惑其实就迎刃而解。 其实对每一位CEO来说,挑战大多相似,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人才的储备,在这一方面没有性别之分。但作为女性高管,不得不承认,和男性高层相比,在工作中沟通方面确实有着一定的劣势。通常,职位越高,男性比例也随之增高。作为女性和他们沟通起来,就不是很自然。我不可能像他们男士之间那样,抽根烟,喝几次酒,找到情感共鸣,“称兄道弟”迅速就把问题解决了。
通过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经历,我所能体会到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用一种“本我”的自然状态去接近他人,用自己真实的个性和性格去感染别人,让别人了解自己。这种方式看似简单,但对于我来说,这是最行之有效的。
在与人打交道时,我一直也都奉行依靠做事结果来说话的原则,这可能与我在美国工作经历有一定的关系。其实现在国内市场经济的环境使人们在做事上更加地务实,还是靠做事的结果,虚的、表面上东西肯定也经受不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身体力行 用时间赢得尊重
《新前程》:很多职场人对于上司的尊重,来自于尊重上司的“职位”,读者特别想知道,您作为一位领导者尤其是一位女性,如何让你的同事、你的下属尊重你的人,而不仅仅是尊重你的职位?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有什么感悟可以和读者们分享?
黄波:直到现在,我也没觉得女性做到上市公司CEO的职位就有多特别,挺不愿意别人称我为“女强人”,我一听到这个词就会让自己感到强硬和带有中性的色彩,事实上我也不是那样性格的人。
获得尊重,并不是要我有多强势,我觉得这应该是通过长时间、一系列的行动累积获得的,可以说是用时间赢得尊重。比如自己外出休假时,我会尽量选择舒适的舱位,但因公出差时,我一定会要求助理按照公司规定给自己买经济舱。久而久之,大家都看在眼里,因为你以身作则,自然而然对你这个人就有了信服。
再有,要求员工做到的,我一定也要做到。前不久,我们公司搞了一次军事拓展训练。环境确实艰苦,有人也担心我是不是能承受得住,私下问过我,要不要开营仪式过后就先回去。我很坚决地要求全程参与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我的员工穿着同样的军装,早上6点钟一起跑步,在烈日下一起行军,一起搭帐篷,一起垒灶做饭。在那一时刻,我的确不把自己看做CEO,而是连队里的普通一员,与自己的战友一起完成任务。回来后,我发现自己的脚上居然也磨出了个大泡。
这么多年,其实感悟很多,每个阶段可能的感悟都有所不同。我觉得无论做什么事,心胸都一定要开阔。在美国上学时,商学院的老师上课时就曾经告诉过我们,成功者往往都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心胸最宽阔的,我用实践履行了这一点,也印证了它的正确性。
编后语:参访后的闲聊,我得知黄波作为一位业余的登山爱好者,曾专业地登上过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在她看来,业余爱好,包括登山,是抛开一切杂念的,喜欢就好,为何要赋予太多的目的和意义,结果却是带来了事业内和事业外的平衡。攀登中的每次用力、每次趔趄、甚至想要放弃后的坚持,都是成功前的一次次注脚,登顶后刹那的凝视,回望来路,看着山下无法见到的风景,那种征服高山的愉悦,和个人的成功相比,何必要分孰轻孰重呢?